开秧门

民以食为天。稻谷一直是我国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。因此,古代农民种植水稻的过程中,往往带有一种对上天的敬畏、感恩之情。历代帝王也对农耕十分重视,每年下种与收获时都要举行祭祀大典。“开秧门”是第一天拔秧下种时的一种祭祀形式,始于何时不详,但一直流传至今。

“开秧门”这天,农户请来本地种田技术好的种田老师,一般是两三人,多的有七八人,主要取决于这农户家的田多少。主人带种田老师到秧田边,由技术最好的第一个下田,这个俗称“种田头”,“种田头”下田后,说“陀(大)秧陀(大)稻,陀娘陀嫂。种田方方,割谷满仓。土地保佑,全年丰收。”然后“种田头”用系秧用的稻草掸几秧苗上的露水,开始拔秧,他拔好一个秧后,大家都下田开始拔。“开秧门”这天一般都挑“水日”,而避开除日、满日,意在祈求水稻免受干旱。

开秧门的时候,上午拔好秧苗,吃了中饭后再种田。中午这餐,主人要用好酒、好菜招待种田老师,若哪户人家太小气或不尊重种田人,“种田头”就指使大家把秧暗中踩到田里的泥下面,使秧不够种,而造成“田缺角”。不过这种现象很少发生,因为东家一般对种田人都比较客气、尊重。

拔秧时,先用右手三个指头捏住七八根秧用力拔起,左手相助,这样不会断秧,每把秧都要墩齐,冲洗掉泥块,这样便于插秧。插秧不能插得太深或太浅,太深不利秧苗返青和发蓬,太浅秧苗会倒在水田。每丛秧早稻以七八根为宜,晚稻四五根为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