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坚,字彦凯,焕公之子,仙居厚仁人,登淳佑甲辰科(1244)年进士第,由武学谕升博士严州府通判,平江知府太学博士,礼部侍郎,吏部侍郎,升尚书兼国子祭酒,兼修国史,江西等路安抚使,工部尚书,端明殿大学士,提举点内府参加政事。
- 现代传记
- 家谱传记
吴坚(1213—1276),字彦恺,号实堂,今官路后里吴村人。父亲吴焕,字尧卿,嘉定元年(1208)进士,曾任岳麓山长(即岳麓书院院长。岳麓书院为南宋时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,朱熹曾讲学于此,学生最多时达千余人)。受家庭的熏陶,吴坚自小读书甚多,尤“熟习春秋”。嘉定十三年(1223),年满10岁的他随同父亲到长沙,拜师侍读于岳麓书院的舒、李“两山真先生”,故吴坚后来自称是“发自朱子之门”。淳佑四年(1244)中进士第。首任昆山(今江苏昆山市)主簿。不以官小而不为,重视教育,颇有成效。坚持每天到学宫亲自给诸生讲学,并仿照当年朱熹在同安县任主簿期间的行为,以厚风俗、正人伦、明义利、辟奸邪为先务,在任多所增创,风俗为之一变。离任后,昆山民众为他树碑立传,并入祀名宦。此后,他相继任过太常博士、秘书郎、严州通判、平江知府、太常少卿、华文阁待制兼福建转运使、著作郎兼礼部尚书兼太子舍人、吏部尚书兼国子祭酒等职。吴坚职权渐重,“累登清要”,至度宗时已为朝廷重臣。后以“提举点内府参政事致仕,归老乡里”,享受“池沼园亭之乐”。 咸淳十年(1274)度宗死后,年仅4岁的恭帝继位,由祖母太皇太后谢道清亲自摄政。谢道清,临海人,吴坚是其表妹夫(吴焕与端平名宦郭磊卿契交,两家联姻,磊卿女郭安娘配吴坚为妻。而理宗皇后谢道清是郭磊卿外甥女,也就是吴坚妻郭安娘的表姐)。由于权奸贾似道的祸国殃民,当时局势已严重恶化。“天马浮江,兵强将锐”的元军在伯颜率领下大举南下,直逼临安,南宋朝廷面临灭亡的危险。在此关键时刻,谢太后决定重新起用国戚吴坚。德佑元年(1275)十二月,谢太后任命吴坚为签书枢密院事,协掌武备枢密军政。第二年正月初,元军加紧发动攻势,湖州、嘉兴相继陷落,临安三面被围,元军还攻占了临安东北30里的险地皋亭山。南宋左右丞相留梦炎、陈宜中等相继逃跑。是战是降,人心惶恐。危急之际,吴坚被委以重任,任左丞相兼枢密使,监修国史日历。本来,宰辅的任命是值得隆重庆祝的盛世,然因当时元兵压境,丞相尚且带头逃生,其他官员自然接踵逃遁,所以皇帝诏书宣告之日,到宣元殿上朝的“文班止六人”而已,显得十分凄凉。由于皇帝年幼无知,谢太后又年事已高,孤儿寡母,主幼国疑,吴坚身为宰辅,肩负重责。正月十九日,南宋朝廷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,派他和吴坚一起赴元营谈判议和,“乞存境土”,企望元军退走,使宋政权得以延续。文天祥到元营后,义正词严,痛斥元丞相伯颜。伯颜恼羞成怒,不仅不允议和,反将文天祥扣留。吴坚无可奈何地回到临安向太后汇报,穷途末路的宋室只得决定“为宗社生灵祈哀请命”而投降。并再度派吴坚、贾余庆等人为祈请使,赴元大都献表请降。同时下诏天下州郡降元。“乾坤噫气三百年,一风扫地无留残”。自此,立国300多年的赵宋政权灭亡。吴坚等人也被迫随元军北上,是年他在大都病故,终年64岁。棺柩由其子护送回乡,葬于县城西郊的西岙。时人有诗挽曰:天柱倾危日,谁共扈六飞。事君能死报,有子护丧归。沙漠风烟淡,关河道路非。盖棺今已定,犹看回朝衣。 回顾吴坚的一生,他是一个悲剧性人物。他出生于书香门第,又是皇亲国戚。年轻时,受学于朱子之门,为理学传人。中年得志,政坛显扬,累登清要,历任要职。若他告老寓乡后再不复出,终于山水,虽不能成为仙居县唯一的丞相,但以其所言所行,尚可称贤。然而,“士君子不幸生当亡国时。”德佑间,吴坚应帝后之诏复出,就任宰辅,受命于危难之际,“一月之内,两使元营。”我们虽不清楚他如何据理力争,但从文天祥《〈指南录〉后序》中只大骂贾余庆、陈宜中等卖国,没有道及吴坚,可见其“恋主之情可哀,误国之罪无及”。 作者:周建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