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居吴氏是浙东望族。厚德重教是仙居吴氏绵延千年,代有人才的立家根本。家族教育主要表现在注重家风传承、儒家诗书教化,以及家族文教等多个方面。
门庭始立
唐光化中,始迁祖全智公自遂昌迁居仙居下砾。全智公进士出身,仕于后梁,历官银青光禄大夫、检校国子监祭酒兼侍御史。据仙居《吴氏宗谱》记载,全智公以下五世单传,全智公之子吴陈,官至副将,不幸作战阵亡,事迹不详。仙居吴氏家族的科举出身虽自全智公始,或许因为吴陈的阵亡,家族人丁单薄,此后数代人并没有能够延续祖上读书科考的传统,主要以务农为业。
仙居四面环山,环境闭塞,自汉晋以来一直处于文化未开的状态。北宋时,理学家陈襄任仙居县令,劝学导俗,教化转移,民风渐趋美厚。其中,吴氏家族“为善最著”,是仙居好善之风的引领者。吴氏厚德乐善的家风始自四世祖吴福。而设馆延师、向学登科则始自六世祖吴兴和吴允昭。
四世祖吴福(945—1025),忠厚诚恳,勤俭持家,有古君子之风,以信义著于乡,首开家族善风。曾有闽商将数万缗钱寄存其家,久未来取,他为之转运盈利,兼解乡人之困。待闽商来取,他连同本息一并奉还。
仙居吴氏至七世祖吴允昭(1061-1121),天性忠厚,好德乐善,并重视家族教育,与从兄吴兴设馆聚书,延师授课,开启诗书教育的家风。此后族中子弟科甲连第,书香绵长。
家风传承
耕读传家,乐善好施,是仙居吴氏自宋代开始奠定的治家根基,此后代代相传,沿袭不替。
吴福厚德乐善,发于本心,他的儿子吴奉颇有父风。遇大旱之年,乡民饥不聊生,他必散财济众,救人于危难。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”,吴奉有子四人,家族人丁开始兴旺起来。
吴氏积德行善,发于本心。其中,尤为突出的是,九世祖吴芹夫人叶氏及其子吴渭。叶氏(1156-1214)自幼有才智,其母为择婚配,年三十始嫁入吴家。吴芹举业不顺,遂转学农圃,以振兴家业。夫妻戮力经营,不料未及完成,丈夫早逝,时有子仅一岁。夫人出嫁已晚,又两年即寡,其母怜爱,屡屡劝其改嫁。但她尽卖掉嫁妆,以治生产,处置得宜。虽不出闺门而门内外纤细毕举,坚守三十七年而无怨色,家业愈益饶裕。一日,告诫吴渭说:“我之所以早夜勤苦,铢积寸累,一毫不费,是为你考虑啊!今你既成人,家用粗给,当勉作善事,以保门户。”故夫人晚年恤艰赈贫,造佛像,建桥梁,施棺椁,毫无吝色。吴渭善体母心,建层楼可望十里,尤其在雪天,见有未生火做饭的人家,即着人暗中送去米薪。自括苍至海涯,捐资建造砖甃之路,以方便行人往来。乡人咸感念不已。有人赠诗赞曰:“雪暗何人遗积粟,月明有客步康衢。”他的叔父九世祖吴芾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,平日对待族人威严有加,独对吴渭母子作诗撰文以赞叹称颂。吴芾致仕后,对宗族乡人亦多有资助,他的儿孙辈亦是如此。
自元、明、清以至民国,吴氏家族在前辈言传身教中不断延续家族厚德重教、勤力持家的传统家风。如据光绪《仙居志》记载,清代吴氏族人永佐恪守为善家风,每以七世祖母叶氏为楷模,周济乡人。乡人称颂他:“贞惠之贞,纯仁之仁,邦之彦兮,乡之一人。”
《后汉书》记载,东汉明帝曾问他的同胞兄弟东平王刘苍:“处家何等最乐?”东平王答曰:“为善最乐。”现存高迁吴氏宅第中尚残留着“为善最乐”的题字。漫漶不清的字迹,无声地言说这个家族厚德好施的绵长家风。“积善之家,必有余庆”,仙居吴氏千余年繁衍生息印证着中国家族的治家传统。
儒学教育
仙居历史上佛道两教繁兴,民间信仰丰富多彩,其中以胡公大帝的信仰为最盛。在地方多元化的精神世界中,儒学教化和儒学化生活方式无可置疑地居于首要和主体的地位。儒学知识性教育主要由两部分构成,一者是由家族完成的私塾教育,一者是由官方兴办的官学教育体系,以及官方主持的书院教育。吴氏家族自六世祖吴兴和吴允昭开始设馆延师,族中子弟孜孜以学,登科入仕,尤其在宋代和明代最为显要,确立和巩固吴氏望族的社会地位。
吴氏家族的传统儒学教育表现在:
长辈手教。家学为传统士人树立了学养的根基。从家族历史上看,吴氏族中长辈很擅长教育,包括族中女性长辈。二十三世祖吴时来(1527—1590),字惟修,号悟斋,天资聪颖,过目成诵,嘉靖三十二年中进士,后官至左都御史。他的父母亲对他施以最好的家庭教育。史料记载,他的母亲非常善于教子,而他的父亲吴炳台在科举不利后,即停止科考,转而精心育子。吴时来“立朝以节,报国以忠,济世以惠,持身以正”,与家学教育息息相关。
设馆延师。从七世祖吴兴和吴允昭开始,设馆聚书,延师授课,尤其是延请名师授课,教育族中以至乡里子弟,是吴氏重视家族教育的常态。十五世祖吴淳清介自持,不乐仕宦,但乐于助学,与族人创办义塾,礼聘林海名师张迁壁教授乡里子弟,读书之风益振。吴氏家史中有多处族人关于设馆延师的特别记载。例如,明清时期的承497吴本诰以勤治生,恭以待人,延师课子;庆133吴锡儒设馆延师教族童,有父祖之风;继6吴汝性,好读书,设馆教子弟;继191吴鸿设馆延师课子弟,严己待人,等等,不胜枚举。
师从名儒。宋代以后,仙居地区日益受到理学熏陶。尤其是南宋以后,朱子与吴氏家族有善,为吴芾亲写长篇碑文,推扬有加。吴氏家族士人追慕朱子学说。据县志记载,吴梅卿、谅父子为朱子及门弟子(此吴是否出自全智公之后待考)。
十三世祖吴坚(1206-1279,南宋左丞相)于嘉定癸未、甲申间(1223-1224)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。此时他的父亲吴焕(1177-1227)任长沙尉,他随父居长沙,在这期间师从朱子门人后学真德秀、李燔等。岳麓书院为宋四大书院之一。利用各种问学机会,访问名儒,涵养学术,使得吴氏家族儒学传承获得极高起点。
诗书传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虽与科举功名息息相关,但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。通过科举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,是受过儒家诗书教化的人生理想。吴氏家族在历史上出现过彪炳史册的重要历史人物,以宋代的吴芾、明代的吴时来为代表,吴氏家族因之具有传统典型士十大夫家族的精神气节。但由于儒家的德性教化,以及“修身”与“齐家”的内在要求,也使得真正的儒者修炼出人生进退自如的达观境界。总体来看,吴氏家族千余年来,书香不绝,在名公巨卿之外,即使是家居未仕,而从事农商等的亦多有醇厚彬雅之儒。
文教兴盛
仙居吴氏家族历代不乏著书立说的立言之士。如南宋吴芾著有《湖山集》、吴时来《横槎集》等。不过,吴氏以文为教,最重要的是家族宗谱的修纂。
宋代吕东莱说:“礼乐纲纪者,国之道也;宗法谱牒者,家之道也。”家谱等同于国史。家谱不仅可以起到聚族睦宗的作用,还是家族行文教的重要载体。正如《吴氏续修宗谱序》所说:“齿繁则牒序,文兴则教行,谱亦犹史。”吴氏宗谱中载有家训以及先祖碑传志状等丰富家史资料,尤其是后者碑状名篇,往往出自一些有学行名望的士人之手,更是为吴氏后人树立学行楷模。吴氏宗谱从宋代开始,前后凡17次修纂。修纂工作往往由家族中重要的学者来承担。如二十二世祖吴炳庶,嘉靖进士,曾任工部主事。因严嵩专政,辞归乡里,主持编修宗谱。这既保证家谱编修质量,也是吴氏兴文教的重要媒介。